(1)电极几何因素 影响板式静电除尘器电气性能的几何因素包括极板间距、电晕线间距、电晕线的半径,电晕线的粗糙度和每台供电装置所担负的极板面积等,这些因素各自对电气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①极板间距。当作用电压、电晕线的间距和半径相同,加大极板间距会影响电晕线临近区所产生离子电流的分布,以及增大表面积上的电位差,将导致电晕外区电密度、电场强度和空间电荷度的降低。
②电晕线间距。当作用电压、电晕线半径和极板间距相同,增大电晕线的间距所产生的影响是增大电晕电流密度和电场强度分布的不均匀性。但是,电晕线的间距有一个电晕电流的值。若电晕线间距小于这值会导致由于电晕线附近电场的相互屏蔽作用而使电晕电流减少。
③电晕线半径。增大电晕线的半径会导致在开始产生电晕时,使电晕始发电压升高,而使电晕线表面的电场强度降低。若给定的电压超过电晕始发电压,则电晕电流会随电晕线半径的加大而减少。电晕线表面粗糙度对电气性能的影响是由于始发电晕线表面的电场强度以及电晕线附近空间电荷密度的影响。
④极板面积。每台供电装置所负担的极板面积是确定静电除尘电气特性的又一重要因素,因为它影响火花放电电压。n根电晕线的火花率与1根电晕线火花率是相同的,因为n根电晕线中的任何一根产生火花都将引起所有电晕线上的电压瞬时下降。为了使电除尘获得的性能,一台单独供电装置所担负的极板面积应足够小。
(2)气流分布程度 静电除尘器内气流分布不均对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①在气流速度不同的区域内所捕集的粉尘不是一样。即气流速度低的地方可能除尘,捕集粉尘量多;气流速度高,除尘效率低,可能捕集的粉尘量少。但因风速低而增大粉尘捕集并不能弥补由于风速过高而减少的粉尘捕集量。
②局部气流速度高的地方会出现冲刷现象,将已沉积在收尘极板上和灰斗内的粉尘二次大量扬起。
③除尘器的含尘不均匀,导致除尘器内某些部位堆积过多的粉尘,若在管道、弯头、导向板和分布板等处存积大量粉尘,会进一步破坏气流的均匀性。 静电除尘器内气流不均与导向板的形状和安装位置、气流分布板的形式和安装位置、管道设计以及除尘器与风机的连接形式等因有关。因此对气流分布要予以重视。
(3)漏风 除尘器一般多用于负压操作,如果壳体的连接处和法兰处等密封不严,就会从外部漏入冷空气,使通过电除尘的风速增大。烟气温度降低,这二者都会使烟气露点发生变化,其结果是粉尘比电阻,使除尘性能下降。尤其在除尘器入口管道的漏风,使除尘效果 为恶化。静电除尘器捕集的粉尘一般都比较细,如果从灰斗或排灰装置漏入空气,将会造成收下的粉尘飞扬,除尘效率降低,还会使灰斗受潮、黏附灰斗造成卸灰斗不流畅,甚至产生堵灰。若从检查门、烟道、伸缩节、烟道阀门、绝缘套管等处漏入气体,不仅会增加除尘器的烟气处理量,而且会由于温度下降出现冷凝水,引起电晕线肥大、绝缘套管爬电和腐蚀等后果。
(4)气流旁路 气流旁路是指在静电除尘器的气流不通过收尘区,而是从收尘极板的顶部、底部和极板左右外边与壳体壁形成的道中通过。产生气体旁路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气流通过除尘器时产生气体压力降,气流分布在某些情况下则是由于抽吸作用所致。防止气流旁路措施是用阻流板迫使旁路气流通过除尘区,将除尘区分成几个串联的电场,以及使进入除尘器和从除尘器出来的气流保持设计的状态等;否则,只要有5%的气流气体旁路,除尘效率就不能大于。对于要求 的除尘器来说,气流旁路是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只要有1%~2%的气体旁路,就达不到所要的除尘效率。装有阻流板,就能使旁路气流与部分主气流重新混合。因此,气流旁路对除尘效率的影响取决于设阻流板的区数和每个阻流的旁路气流量以及旁路气流重新混合的程度。气流旁路在灰斗内部和顶部产生蜗流,会使灰斗的大量集灰和振打时粉尘重返气流。因此,阻流板应予合理设计和布置。
(5)设备的安装质量 如果电极线的粗细不匀,则在细线上发生电晕时,粗线上还不能发生电晕;为了使粗线发生电晕而提高电压,又可能导致细线发生击穿。如果极板(或线)的安装没有对好中心,则在极板间距较小处的击穿可能比其他地方开始稳定的电晕还会提前发生。电晕线与沉淀极板之间即一个地方过近,都必然会降低电除尘器的电压,因为这里有击穿危险。同样,任何偶然的尖刺、不平和卷边等也会有影响